欢迎访问南京户外旅游-U玩户外活动,户外拓展训练,公司团建活动
客服热线: -

南京户外旅游-U玩户外活动,户外拓展训练,公司团建活动

浪迹临安三尖,步兵第一课(下) [复制链接]

大帅(宏哥) 1087 1
大帅(宏哥)
话题: 34
回复: 53
楼主


下午的行程显然艰巨。

山,越来越陡,坡度,越来越大。

由于前几日三尖一直是雷暴雨,整个山路泥泞不堪。每个人的鞋子早已经湿透。我的衣服也湿透。但全身都冒着热气;尽管登山鞋的齿把滑,但早已被泥巴糊满,走在路上,就像脚底有个香蕉皮,登山杖必不可少!

掉队的女生,仍然在后面,尽管我们路餐时等她一个多小时。


鉴于下午的行程更加艰难,掉队女生拟在天黑前赶到百丈岭营地,至少我认为已无可能。天黑断然不能在山中行走,山中过夜也不能考虑。

我建议着其先行离队下山。,于她于队皆有利无弊。

她在领队,收队的指引下下山而去。


她的离去,使全队的行程简单了许多,减少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后面的行程证实:她先行离队,是多么的正确!

靠在树上休息。

每迈出一步,都会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路,往往看不见,被两边的灌木遮盖。但又不能不看,其中会有乱石稀泥,不注意避让很容易就摔倒。

在山上,不像平时。万一脚踝被扭不能走路,事情就大了。在万山丛中,难道背你下山?

这是华师大的驴友在休息。

我们越他们而去。

此刻,所有天南海北的驴友,

大家都是同一目的地――百丈岭。


别无选择!

也就在这最艰难时,我才听说临安三尖是华东第三虐!即全华东攀登难度第三!

队友们也说我,你第一次参加活动就不应该选择临安三尖。选难度小一点的线路。

17时,我们终于来到该线路唯一的宿营地――百丈岭。

也是此行的第二尖。1334米。

宿营地都是临时搭的棚子,四面透风。百丈岭平时也无人居住,驴友(都是年轻人)走这条线,必须要事先联系当地山民,山民从上下带菜上来,方有吃有住。

临安三尖这条线,一天是不能走出大山的。非在百丈岭住宿不可。


这屋里的床,啥也没有。每人每晚40元;一个睡袋,25元。住一晚65元。即便是你自带帐篷睡袋(重装),也要每人付10元。营地提供了冷热水,饭菜。


虽然收费贵了点,但人家毕竟提供了方便。

听说这条线就是老板(山民)2001年开创的。如是,这点收费不算贵。人家还有发现权嘛。

卸下背囊,先将全身的衣服脱下,清洗。

那一双登山鞋,哪还有鞋样?分明是两块泥坨坨!

幸亏气温不低,否则肯定不行。

老板燃起火盆。我们将衣裳挂在上方烘烤。


鞋子则围在四周。


洗澡是不可能的。

但老板提供热水擦身,已经是感激不尽啦!

围着满桌的佳肴,怀揣着响如鼓的饥肠,大家就是不动筷。领队助理(女)兼收队(收容掉队者),为了送掉队者下山至今未到。


这饭,怎么滴也要等到她来才能一起吃。

眼见天黑了,领队重又披挂上阵,去接应收队。

夜里猫,老鼠大闹天空。其声之巨,如雷贯耳!


次日晨起。

营地无4G信号,电话不能打;营地无网络,不能上网。


这诺大的地方,老天裂了一条缝。唯有这里能抢到难得的网络。难得的解放区!

两人高举手机,嗷嗷待哺!





早餐胡乱吃了点面条,上路。

就在营地背后,又开始爬山。

刚爬不久,我的头被枝干碰破,后来血一直流到脸上。那是因为只顾奋力向上攀登,没注意观察,没能及时避让所致。

队友关切,没事。

男人流血不流泪!

上午9时,我们到达第三尖――童公尖。

1538米。

队友陆续在顶峰露头。

拿下童公尖,照例是一阵疯狂!

下面的行程已经无山可爬。

顿时轻松了许多。

其实不然,下山用了6个小时,其陡,其险,才真正是严峻的考验。

在童公尖休息。

这次下山选择了一条近路,可能也就相对陡峭。


往往是右边是悬崖,左边是峭壁,路只有十几公分宽,因下雨湿滑。右边登山杖没有支点,左边峭壁无树枝可抓。

有一定的危险性。

必须高度集中精力,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此,领队助手尚未跟上队伍,领队将背囊留在原地,返回前往接应。要我们先行下山。

见到水渠,距山底已经不远。

远处群山环抱的村落。

此时,已经大功告成!

我们在盘山公路下山。

居然有队员不走公路,直接下去!

驴友的思维,见识了!

我们下山地点就在浙西大峡谷景区的大门。

这是景区的缆车。

电话后援车前来接我们去吃饭。

到16时,我们方吃上中餐。

领队及去接应的助理当然已经归队。

餐后乘车返回南京。

我的本次步行首秀,宣告结束。

回首过程,本队11人可能有11种不同解读。

至少我认为,临安三尖这条线,从爬山的高度,距离的远近,体力消耗的大小(下山的险峻除外),对我来说尚没有达到我的极限。在比我的年龄小了几十岁的后生面前,我全程不落后。此前我想象的最坏局面没有出现。比起2010年我第一次跟随山地情怀去皖南携车翻越大洪岭,要轻松了许多。

我这次背的双肩包,既无背负系统,所有重量全都在肩上,且携带东西太多,其余装备均不达标。每次休息后上路,我提起我的双肩包,我都害怕。太重了!但是,整个全部过程,我却没有感觉到双肩包给我带来的压力!

总体对我自己的表现,满意!

在艰难困苦面前,在一座座高峰面前,在恶劣的环境面前,我表现出的忍耐,坚持,用南京人话说――耐驼!


眼下,单车长途,羽毛球,步行,我横跨三界。在我的有生之年,不知还能再跨几界?


临安三尖结束了。

我在我的步兵第一课,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第二课,第三。。。还在前面,还有待我去跨越,去征服!


作为50后,能与70后、80后、90后小伙一起走完临安三尖,在不同意义上,我已经年轻了;从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来说,我已经赚了!

我从不钟情于啥啥向天再借五百年,我只在意脚踏实地地一件一件去做,一个一个目标去攻克!使更多的最新最美的画图,在我的人生版图绽放!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