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0-06-01 19:59
楼主
2020年5月31日,在经历了数月的防疫封闭后,有幸参加了“U玩户外”大横山红峡谷徒步旅游活动(照片1),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初步锻炼,同时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同行队友解惑答疑,丰富了自己的专业实践知识。
照片1 徒步团队部分成员(作者为后排右一)
考虑到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旅游爱好者前往该地游玩,在享受大自然美丽风景的同时,能增进一点地质专业知识,也不失获得的另一种文化收获。
大家知道,大横山红峡谷属于丹霞地貌,那么,什么是丹霞地貌呢?丹霞地貌是指由产状水平或缓倾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形成的红色碎屑岩层,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在差异风化、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地貌景观。国内比较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有广东韶关丹霞山地质公园、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陕西靖边波浪谷等,国外如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波浪谷也属于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一词的来源和命名就是基于科学家对广东韶关丹霞山特殊地貌的研究所得。1928年,冯景兰等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1938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陈国达正式使用“丹霞地形”这一地貌分类学名词,以后丹霞层、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来。近几十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丹霞”这一带有美好愿景的名词被广泛应用,现在已经延伸到由红色岩层形成的地貌都称为丹霞地貌,如甘肃张掖的七彩丘陵称之为七彩丹霞则更具有诗意。
了解了丹霞地貌的定义以后我们再来欣赏大横山红峡谷的丹霞地貌特征。这里在大约1亿年前左右的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一片广袤的湖泊,沿湖边的沉积物主要由湖浪冲蚀湖岸、破坏岸壁形成的碎屑物质组成的,在近岸带沉积的多数是粗颗粒的卵石、圆砾和砂土,远岸带沉积的则是细颗粒的砂土和粘性土,湖边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斜层理构造。层理是指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等沿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水平分布的层理称为水平层理(照片2)、倾斜分布的则称为斜层理(照片3),而不同倾斜方向的斜层理交互在一起则称为交错层理(照片4)。
照片2 水平层理
照片3 斜层理
照片4 交错层理
红色岩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其中所含的发红的化学元素成分--铁元素会被溶解带走,使得岩层褪色而呈现灰色、灰黄、灰白色等(照片5),这种地下水的活动往往沿层理面较为活跃,所以褪色往往也是沿层理面发生。
照片5 层理褪色成灰色、灰黄色或灰白色
由于地壳运动,这里可能是火山活动引起的地壳运动,使原来埋藏在地下的红色岩层出露到山坡上,在地表流水等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冲沟,沟间则形成各种陡崖形突起,形如城堡(照片6)、宝塔(照片7)、方山(照片8)等,和一般冲沟多呈“V”字形不同,在一些均质性较好的红砂岩中形成的冲沟较为圆润光滑,在这类冲沟中由于层理面颜色的差异,被冲沟冲刷成各种颜色的弧线,仿佛大自然跳跃的音符,这就是所谓的波浪谷(照片9)。由此可见由红色岩层组成的山体在后期水流等综合作用下便形成了各种各样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的地貌景观。当然,这种地表的冲刷作用和岩层暴露地表接受冲刷的强度和时间有关,同样的条件冲刷的时间长短不同、水量等侵蚀强度不同等等都会引起地貌发育的差异。我们也可以按照地貌发育的时间性把地貌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例如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沟属于幼年期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属于青年期丹霞,广东丹霞山属于壮年期丹霞,江西龙虎山则属于老年期丹霞。大横山的丹霞则应该属于幼年期丹霞。
照片6 城堡形地貌
照片7 宝塔形地貌
照片8 方山形地貌
照片9 波浪谷
欣赏了丹霞地貌以后,我们再来看看火山地貌及其火山岩。我们在欣赏丹霞地貌的时候,经常会在沟谷低洼处看到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黑色石头(照片10),稍做一下细致的观察,你会发现这些石头上面不均匀分布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小孔洞,这就是火山岩发育的气孔,是由于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气体,当岩浆冷凝后,气体所占的空间则成为孔洞,我们称为气孔构造(照片11),如果气孔被后期的矿物所充填,则成为杏仁构造(照片12)。当火山熄灭以后,岩浆在冷凝的过程中收缩,则会形成一系列垂直于冷凝面的裂隙,这样的裂隙往往组合成六面柱为主的多边形(就像河滩上的龟裂纹一样),把岩石切割成六方柱,所以称为柱状节理。柱状节理在南京六合的桂子山、瓜埠山(照片13)、灵岩山、江宁的方山等地都可见到,但在大横山因为火山口保存较为完整,因此看不到柱状节理。大横山的形成和江宁方山、六合桂子山、瓜埠山、句容赤山等一样,都是因为火山喷发形成的山体,由于火山熔岩面状流动,因此山顶往往较为平坦,又称平顶山或方山。其实在江宁方山、句容赤山等下面也是分布的红色岩层,只不过这些地方有的红色岩层分布位置较低,有的山区汇水面积小,未能发育出奇特美艳的地貌景观而已。
介绍完地质知识以后,我们再来简单说一说大横山徒步路线,由于丹霞地貌发育在整个山体最高峰下的山坡上,所以欣赏完丹霞地貌后,用完午餐,沿着丹霞地貌顶部的冲沟一直向上,到达山顶后,在山顶就基本上是平地了。这里建议我们的向导,注意掌握好行进的节奏,用完午餐后缓慢行进登山,如果一鼓作气登上山顶,很多队友会吃不消的,我就爬的头昏眼花,差点想打退堂鼓,结果再往上走几米就到了山顶,之后再也没有受累的了。所以爬山的时候那怕是三步一小息,五步一大息,在时间上都绰绰有余。除了树、灌木、草丛外,山上没有任何险道,极为轻松。当然必须跟着向导沿山道行进,离开山道则可能隐藏较多的裂隙坑洞,极易发生危险。由于树木遮挡沿途也没有很好的视野,只管低头赶路罢了,途中可以看到一大一小两座残存的法华寺六面砖塔(照片14)。当然如果你懂得一些植物知识,则沿途可以认识很多中药植物,满山的板栗树等。我们的一路就采摘了很多野草莓品尝,酸甜甜的,生津解渴。野草莓学名叫覆盆子(照片15),又称树莓等,但采摘时要区别蛇莓,前者可食,后者只能入药。
照片10 玄武岩火山岩石块
照片11 玄武岩气孔构造
照片12 杏仁构造
照片13 柱状节理
照片14 残存元代六面砖塔
照片15 野草莓(覆盆子)
徒步快结束时,在最后一片丹霞的红岩石上,我们看到了一丛丛的仙人掌(照片16),大部分花朵已凋谢,仍有数朵黄花在斗艳开放,还有数朵含苞花蕾。人生也是如此,有先辈、有后生,前赴后继,生生不息。
照片16 仙人掌
原本下午4点半结束的行程,我们在2点半就走完了,队友们在最后一片丹霞上又尽情的拍照、赏花、交流。4点整我们踏上了归途。
止水照物
2020.6.1于南京
































-
赵成霞
2020-06-02 15:19回复 查看全文 -
小蘑菇
2020-06-02 10:31回复 查看全文 -
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
2020-06-01 23:11回复 查看全文 -
T~baby
2020-06-01 20:15回复 查看全文